English 患者版
医院管理建设前沿

天津市***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创建研究型学科的实践与思考

·沈中阳

【关键词】 研究型学科 器官移植

【摘 要】 在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牵引下,天津市***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技术,坚持以新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的移植团队,构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了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

在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牵引下,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坚持以新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了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创建研究型学科让学科建设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也为学科的未来拓展了广阔空间。

1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技术,创建国内***个专业的器官移植学科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对人类***大的贡献之一,是当代的“医学之巅”。在我国,肝病发病居世界***位,但是肝移植研究、手术起步比较晚,到了90年代,国内肝移植受者一年生存率仍不足10%。面对肝病患者的痛苦和临床的需求,激发了我们向肝移植进军的决心。当时,我院的综合实力还达不到开展肝脏移植技术的水平,在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笔者带领几名普外科医生克服重重困难,于1998年组建了我国***支专业的肝脏移植队伍,当年开展了4例临床肝移植手术,到2006年达到655例,打破了当时世界上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保持了长达 10年的年度世界肝移植例数***多的纪录。我院肝脏移植队伍也从小到大,形成了由移植外科、移植内科、移植 ICU、移植随访、麻醉、影像、病理、超声、移植实验室等组成的国内规模***大的移植团队。

2 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推动移植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1 5年间,我院移植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破茧成蝶的飞跃,其奥秘就是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从不停止追求的脚步。创立移植中心之初,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当时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给药、精准切肝、出血控制、术后监护等技术环节还不成熟。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规范管理, 2001年围手术期成功率大幅达到 95%以上。术后良性肝病 1、 3、 5年的生存率分别提升到 8 5 . 8 %、 7 7 . 9 %和 7 5 . 8 %,恶性肝病 1、 3、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8%、 63.5%和 57.4%,全部达到了国际同类疾病治疗的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我们创建了完整的临床肝移植医疗体系,建立了以手术为中心环节的规范化肝移植流程,创建了现代肝移植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 “术前、术中、术后肝移植成功法 ”,国内肝移植的成功率、生存率大大提升,使肝移植手术成为临床常规手术并在全国推广。成立以来,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先后创造了患者术后存活时间***长、手术成功率***高,同时手术总例数***多、生存患者总数***多、术中不输血等多项全国纪录。完成我国***例二次肝移植、***例减体积肝移植、***例艾滋病人肝移植、***例一个供肝为两位成年患者换肝,成功开展国际***例采用5种移植技术、5台手术同时进行、仅用一个尸肝和0.27活体供肝挽救三位患者生命的超高难度的多米诺加活体供肝的双供肝移植术,完成全球***例单一供者捐献带肝中静脉右半肝及右肾的亲体肝肾联合移植。十几年间,我院移植中心自主创新地开展了10余项新技术、新术式,为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始终坚持临床与科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动移植学科不断向研究型学科发展

成立至今,器官移植中心完成了肝移植手术数以千例。然而,我们并不满足这些。始终坚持“围绕临床搞研究,科研成果为临床”,把临床上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提高诊治水平和为患者服务的能力,使科技成果直接惠及病人。比如,面对丙肝患者肝移植后复发的世界性难题,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对此也束手无策,可我们还是把它列为一个科研攻关的课题。***终与日本一家研究中心共同研制出一种表面带有与丙肝病毒亲和力很强的活性受体的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可吸附清除掉患者体内90%以上的丙肝病毒。不仅本中心使用,还推广到全国,基本解决了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的问题。自主创建的“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难题治疗方案”也被国内移植中心广泛采用。

在器官移植中心十几年发展历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将这些临床工作中的难题转变为一个个科研攻关课题。其中《建立完整的器官保存及体外修复体系与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的评估、筛选标准》获批为国家“863”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7项;填补技术空白9项,发表论文124篇;出版了《肝脏移植手册》、《中国肝移植手册》、《器官移植手术图谱》、《移植护理指南》等多部著作。

4 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的移植团队,构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

移植外科刚成立时全科仅有10名医生、10余名护士,全部是从医院其它科室分出来、没有肝移植工作经验的人。一切从零开始,但是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从三个方面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团队:一是在实践中锤炼一批年轻有为的学术骨干。从取器官、手术、麻醉、术后护理、治疗、以及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工作,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形成了缜密的工作流程,从临床实践中锻炼各级专业人员,也培养出数10名肝移植外科高手,其中很多都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移植学界的专家。学科带头人担任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二是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在移植中心工作,不分年龄长幼、不分职称高低、不分学历层次,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只要你想干事,都会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创立初期,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及主要业务骨干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也是我院移植中心的人才观。为引进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建立了“柔性人才政策”,对那些人事档案未能转入的人员,我院先聘任其在移植中心工作,各种待遇按照正式职工兑现,以后想调入我院的再办理正式调入手续。三是站在高起点上培养团队人才。器官移植中心每年都要选派3 ~4名优秀青年骨干去国外一流的医院或院校进修学习,使学科梯队建设迅猛发展壮大起来,为学科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此外,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与10余个国际领先的外科研究机构及中心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每年举办一届全国肝移植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院器官移植中心指导全国50余家医院成功开展了***例肝移植,为各地培养器官移植医师200余人,培养医学博士后5人、博硕士生100余人。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