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医院管理建设前沿

对新形势下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几点看法

 ——王发强 陈璐 陈金宏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一体两翼

【摘 要】 研究型医院是基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院管理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的战略性策略。根据研究型医院内涵要求与实践经验,提出创建研究型医院“一体两翼”的指导方法,即把优先攻克疑难危重病症作为“主体”,坚持转化与创新、学科与人才“两翼”并重,认为转化医学为研究型 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战略,创新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驱动力,优秀人才为形容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智力保障,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为研究型医院提供了核心凝聚力。

近年来,我国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增加,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逐年降低,衡量国家卫生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医院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务人员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硬件设施条件以及服务能力均有显著提升,部分城市夸大其辞硬件设施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与此同时,一批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仍得不到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突出。我国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率严重偏低,而从国际医院经验来看,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超过30%,有的甚至反动派到50%以上。

1 研究型医院理念的提出与实践

2004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现总后勤部秦银河副部长就已经认识到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与国际一流医院的差距,基于多年的医院管理工作经验,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构想,并创建了相关理论和基本原则,阐述了研究型医院的一般特征和主要内涵。解放军总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实践探索中,逐步总结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路径和实施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一举成为了全军乃至全国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标杆。“十一五”以来,全军师级医院通过学习解放军总医院做法建设研究型医院,获得重大创新技术39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占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85.7%,大部分成果应用于临床,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结构、卫勤保障能力和质量品牌效益的整体提升。

2 遵循医院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研究型医院“主体”的科学内涵

2.1 把优先攻克疑难危重病症作为“主体”,是研究型医院区别于传统医院的必备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新的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步攀升,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高危传染病多发,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危疑难病对现代医学提出了严峻考验。以诊疗常见多发病为主的传统临床型医院已经难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疾病挑战,以科研为先导,注重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研究型医院义不容辞地成为了应对疾病新挑战的***佳组织者。研究型医院的本质决定了其***要任务和“本体”就是要迎难而上,瞄准复杂病、疑难危重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高难度疾病,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动别人动不了的刀,出别人出不了的成果。

2.2依托关键技术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是研究型医院的必备素质

现代医学诞生仅150多年,迅速发展也是***近几十年,但不可否认,现代医院长期占据着人类医学标准的制定,一定程度上,现代西方医学就代表着世界医学,现代西方医学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世界医学发展水平。一些国际医学标准,诸如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疾病诊断相关组(DRG)、医学数字化影像通讯化标准等的制定都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完成的。反观中国医学发展史,中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在现代医学领域,以中国医疗机构或中国医学界名人主导或命名的医学新药物、设备、专利等标准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医学事业发展落后。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长期在追随西方标准,把西方医学标准奉为圭臬,西医证明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积极学习借鉴,而西医认为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也避而不谈。

研究型医院的诞生,就是要致力于打破我国医学标准长期被西方垄断的局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摸索新方法,在遵循现代西方医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更加行之有效的技术疗法、经验流程,将行之有效的成果推广到全行业,形成该项技术的行业标准乃至世界标准。

2.3 为人们群众健康发展服务,是研究型医院的***高使命

医疗服务工作是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医院院长必须明确办院的目的是什么?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明确肩负的工作使命是什么?政府办医院是为医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场所。医生的基本职能是为患者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利益。这就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深刻内涵。一切医疗服务都要考虑病人的需要,而不能只考虑医生的需要。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办院方向就会出现问题。医务人员应该用实际行动告诉群众,治病救人是其天职和使命。

在研究型医院建设过程中,院长也好,医生也好,都必须牢固树立忠实为群众、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和理念,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发展作为研究型医院办院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 探索研究型医院科学发展路径,坚持转化与创新、学科与人才“两翼”并重

3.1 转化医学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战略

据一项跟踪调查显示,1979年至1983年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号称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的101篇文章,20年后仅有5项研究获准应用于临床,仅1项被证明有应用价值。实验室被认可的成果在病床上很难得到直接应用,这成为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长期难以取得突破破性融合的一大难题。

转化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治新方法,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转化医学的意义及其价值已引起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美国已在40所大学建立了60多家转化医学中心。

2010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做了《推动转化医学发展 应对人民健康挑战》的发言,明确指出:创建研究型医院是解决医学转化问题的***重要举措。把转化医学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重要方法论是符合时代发展主题与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必然战略选择。建设研究型医院,就是要推动医院从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通过临床医疗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科研为导向,以会看病、能治病、治难病为根本目的,使日新月异的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治疗措施和策略。

上海瑞金医院通过走“转化医学”为主导的研究型医院建设之路,将研究课题瞄准胃癌诊断新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分析患者血液、尿液、体液等指标,将胃癌诊断从传统标志物的不足30%提高到57.4%,诊断特异性超过90%,为深入研究胃癌临床转归与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重大线索。

3.2 创新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型 医院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实际行动。建设研究型医院就是要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人们群众健康水平的医学关键领域、重大问题及核心科技上超前布局,重点突破。促进科研创新与临床诊治深度融合,把科研工作寓于临床实践,把临床工作根植于医学科研,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从而实现医院建设从拓展规模向提高效益转变,医疗服务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建设研究型医院离不开转化与创新的左翼驱动,更离不开人才与学科的右翼支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关键要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好的人才队伍,学科很难发展,没有好的学科环境人才则很难成长。学科建设水平高则人才培养层次高,人才培养水平高学科建设层次也会随之提高。

3.3 优秀人才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核心智力保障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保障。

传统型医院需要的是能诊断、会看病的大夫,研究型医院由于其自身定位是以研究来破解临床疑难危重病症,接触的病症往往不是普通医院疏浚的常见病、多发病,需要的不仅是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还必须具备将临床问题转变为医学研究课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选拔一批在医疗、保健、科研和教学上都有建树的复合型研究人才。

解放军总医院为培养造就一支国内一流、素质过硬的中青年复合型人才队伍,自2007年开始实施中青年“三名人才”工程,从人才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4个方面,采取了建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库、推行科技人才交叉代职和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等措施,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临床、研究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医院持续快速发展和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提供了核心保障。

3.4 优势重点学科建设研究型医院提供了核心凝聚力

卫生部《关于加速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意见》明确提出:“选拔培养一批跨世纪优秀学科、学科带头人,是加速卫生科技队伍代际交替、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研究型医院仅依靠一批优秀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打造凝聚人才的优势重点学科,把优势重点学科作为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制高点和着力点,实现优势重点学科主导的团队跨越式发展。优势重点学科不仅是一家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突出标志,也是其学术知名度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医院生存发展的中坚平台,也是持续引领本领域技术进步的领头羊。只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势重点学科,才能为医院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发挥优秀人才规模效应,从而逐步实现结构合理、学科齐全、队伍一流的研究型学科体系。

纵观中外,凡世界一流的医院,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重点学科。“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经过50余载的潜心研究,带领中国肝胆外科由***初的“三人科技攻关小组”发展成为国际上规模***大的肝胆外科专业研究所。吴孟超院士带领的肝胆外科研究团队,走出了一条由单一科室到重点学科群挂帅的研究型专科医院特色道路,充分说明了建设优势重点学科对于研究型医院的核心凝聚作用。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