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多途径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
方艳伟 (第二党总支第十三党支部宣传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公立医院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党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强调医院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公立医院党支部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临床业务科室,长期以来“重业务轻党建”问题比较严重,急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公立医院临床业务科室学科建设、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高质量发展。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面对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党员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发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和担当作为、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力争在科室医疗、教学、 科研、管理等方面实现高质量突破性发展。
全面加强临床科室党建与业务融合途径探索:
1 加强新时期政治理论学习
在支部园地、党员活动室建立“读书角”,创建书香党支部,书籍包括党的最新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史资料、专业书籍等,利用每周二晚上19:00-21:00科室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抽取半小时进行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传达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新思想新举措,使科室医护人员不仅学习业务知识,也要学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大学及医院党委的最新部署,以便大家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科室中心任务提质增效。
2 建立健全科室民主管理小组制度,将党的“民主制度”发扬光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科室建立科室民主管理小组,由正副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及支委、正副护士长等人员组成,共同参与科室管理、医院重要精神传达落实、医疗纠纷事件讨论、人才培养、精神文明、职称评定、绩效分配、奖罚、添置设备、招聘等重大问题,遵循个别酝酿、 民主集中、会议讨论原则由科室民主管理小组共同讨论决定并报告反馈上级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在科室管理中对科室的重大事项与科主任一样知情并参与决策。党支部书记对落实民主管理小组会议的决议有监督作用。科主任全面听取各方意见,以行使主任负责制内容,最终构建一套完善的决策机制,让党建引领成为每一个正确决策的根本保障。
3 建立非党员科主任列席参加党支部活动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融洽的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关系
在科主任的考核体系中设置党建引领科室及学科发展的考核机制,增加非党员科主任参与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本着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初衷,主动关心,主动培养,将非党员科主任拉进支部党员微信群,邀请他参加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党课、主题党日活动,让他感受到党组织的氛围,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时多邀请非党员科主任参加,时机成熟可将科主任发展为党员,建立良好融洽的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关系有利于科室互促互融,取长补短,集中力量办大事。
4 建立交叉考核机制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将党建与业务一同部署,一同考评。积极探索党支部书记的考核体系中设置业务工作关键指标,同时在科主任的考核体系中设置党建工作关键指标的交叉考核机制,在考评指标的挂钩上,应注重与医疗质量、岗位绩效、专科建设等业务紧密挂钩,充分体现党建与业务的互融互促。
5 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党建+业务理念
发展优秀青年医务人员、高知群体、学科带头人、医疗专家等医学人才加入党建团队中,群思群力,构建党内管理新常态。高知群体在公立医院科研发展、医疗业务水平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部高度重视在“三高”( 高学历、高职称、高职级) 群体中发展党员,持续加强党组织与高知人才的密切联系,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动政治导师制,让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教授及老党员与高知人才“结对子”。每年高知人才发展党员人数占比应稳定在 50% 以上。鼓励优秀党员到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研修,让“有能力、有作为”的党员干部成为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和模范力量,以点带面推动科室的高质量发展。
6 以为民服务实践活动全面激发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通过丰富多彩的党群活动提高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实践性。党支部要同科室一起协同规划科室发展方向,谋划科室发展格局,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法,学习并开展新技术,向基层推广普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利用下乡义诊、主题党日、上党课、集体学习、参观红色基地、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党群联谊、岗位练兵等组织丰富多彩的党群活动,提高支部和科室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7 以党建联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发展
院内党支部甚至跨院党支部主动发挥组织领导优势,结合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将共性内容个性化,回避因循守旧,找准融合切入点,推动学科发展。例如,急诊外科党支部对口帮扶安国县医院急诊外科,技术下乡促发展;急诊外科党支部联合多家医院开展 “支部共建促融合,牵手连心谋发展”主题党日暨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急诊外科专委会第二届年会,牵手共建学术交流会,共同交流学术前沿,推进党建与急诊外科事业的发展,让医疗业务工作成为支部党建的生动实践。
8 对基层党务干部的肯定和激励成为党建+业务融合的内在活力
大学附属医院基层党组织干部既是医生又是老师,党务工作多为兼职,既没有硬性考核指标,也不作为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和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党建工作经常被淡化、弱化,因此对基层党务干部给予一定的认同和激励,将基层党组织干部工作纳入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绩效等考核中,为个人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重要保障。经常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情况开展考评,并施行党支部书记和科主任同等待遇,建立党支部参与核心组决策制度保障。在政策空间范围内,切实提高基层一线党务干部的待遇,严格落实带薪休假、探亲假等制度,切实保障党组织干部的各种正常待遇落实到位,增强基层党务干部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因此,将党支部与科室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同志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党建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加强贯彻科室医疗服务新发展理念、构建科室新发展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助力科室医、教、研全面提升,强化党医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