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医有仁心仁术,养老同心同德
第一党总支第十党支部 血透 邸帅
2024年7月18日下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始终贯穿在各朝各代统治者治国之策核心中的便是“以民为本”。民生始终是衡量进步的重要标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更以一系列民生改革举措,为亿万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这些改革,从住房到医疗,从教育到社保,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今日在学习了大会思想及决定后,联系到自身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决定中提及的关于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结合我医大二院上庄康养院区养老模式规划,感想颇深。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比15.4%,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养老服务需求随之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势在必行。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医院向家庭延伸,开展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提高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但与居民对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还有待提升、供给质效也需进一步增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正是直面当前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所作出的关键改革举措。在此背景下,我院提前布局,设立上庄院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上庄院区(康养中心)地处鹿泉区上庄镇,毗邻翠屏湿地公园,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康养中心设有养老床位 50 张,可为自理、半失能、失能的长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服务。上庄院区的设计充分体现出我院紧跟党的方针政策,高瞻远瞩,敢为人先,体现出超强的社会责任心和兼济天下的使命感。结合我科实际,现有几条相关小建议,希望能为了医院大局尽绵薄之力。
1.随着年老患者的陆续入住,必定面临各种疾病得困扰,其中不乏尿毒症患者。我科可以提供需要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及护理治疗服务。例如透析导管的护理,饮食指导等等。这样能为高龄尿毒症患者减少并发症带来的痛苦,提高晚年养老生活的幸福感。
2.医院定期开展面向社会老年朋友及家属的基础护理培训,例如居家鼻饲饮食的操作,翻身扣背的规范实施,压疮预防的注意事项等,一方面传播专业护理知识,提高家庭护理水平,是对“从医院向家庭延伸”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提高我院技术水平在患者及家属心中的认可度,慢慢积累群众基础,长此以往能吸引大量患者慕名而来。
3.依托我院综合实力强的优势,为康养院区提供全力保障。由于老年患者多会伴有多学科疾病,虽然上庄院区尽量多的设立相关科室,但是毕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全院应该在相关部门的调节下,尽量满足康养院区转院需要,例如可以适当设立预留床位优先安排康养患者;还有就是不需转院的,相关科室可以采取远程会诊或者专程去会诊的方式指导患者治疗,减少本就转运不便患者因转运带来的奔波之苦和突发意外风险。
以上建议,一言蔽之即是:让患者安心养老,一站式服务,全力提高老者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提高其晚年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孝之一字起源极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孝”字,是一个小孩儿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自中华文明的诞生开始,对孝的尊崇就刻在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基因里,孝文化与中华文明同根同源。对于孝文化的宣扬是儒家最为重视的一点。孝被泛化为社会最高的价值,因此被视作社会核心的规范,成为个人与社会最高的价值需求。《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见个人的孝心与社会的孝道都需要载体去传承。养老不只是赡养自己的老人,更是要有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样的广阔胸襟去解决全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院养老中心虽是在全社会层面下的一粒沙,但是确是扛起了河北医养结合的一面旗。践行党的决定,勇担社会责任,是我百年二院的家国情怀。愿天下老者老有所养,愿我中国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