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瘢痕疙瘩的32磷敷贴治疗

瘢痕疙瘩的32磷敷贴治疗

概况

瘢痕疙瘩或称瘢痕瘤,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在创伤正常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与降解***终处于平衡状态中,当这种平衡受到了干扰或破坏时,则引起过量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形成胶原组织团块,成为瘢痕疙瘩。目前学术界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瘢痕如具有以下特点,可诊断为瘢痕疙瘩:①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②呈持续性生长;③高起皮肤表面、质硬韧、颜色发红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

病因

患者多有瘢痕体质,许多人无明显的外来刺激即引起瘢痕,也可继发于外伤、烧伤、烫伤、感染、耳环刺激、注射和手术后。

好发部位及年龄

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多见,女:男约为1.3:1。

初为淡红色瘢痕,逐渐高出皮肤并扩大超过原损害范围,形成坚硬而有弹性的斑块或结节,表面光滑或不平。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好发于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如胸前、肩部、耳垂及易受损处。上颈部、耳垂、肩部、胸部及上臂等处,被称为瘢痕疙瘩易发部位,按发生比例依次为前胸、胸部、肩部、耳垂、上臂和颏部、胸骨前、背部、项部是***易受感区,这些部位可形成严重的瘢痕疙瘩;耳、三角肌区、前胸壁、面部胡须区和颈部属中度易感区;腹部、前臂、面部其它部位是轻度易感区。

症状

自觉症状多感瘙痒或疼痛灼热感,疼痛敏感;瘢痕疙瘩肿块单发或多发,可在一个部位,也可全身多处,色红,坚硬,弹性差,突出皮肤表面,超过受损伤的原有病变范围,部分向四周正常皮肤扩张明显,又称“蟹足肿”或“瘢痕瘤”;病程较长,逐渐长大,多年不能自行完全消退;单纯切除后极易复发,且增生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范围更大,有类似于捅了“马蜂窝”一样感觉。

疾病危害

影响美观;不适症状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破溃,发生癌变;心理负担重,影响心身健康。

治疗方法

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很多,其治疗原则是:恢复功能、改善外观、矫形美容、解除痒痛、控制生长、预防复发。目前比较适当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与非手术联合治疗, 主要有以下数种方式: ①手术切除联合切口处高剂量率近程放射治疗;②手术切除联合瘢痕内注射糖皮质激素;③激光或冷冻去除瘢痕后联合高剂量率近程放射治疗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1、手术治疗

当瘢痕疙瘩病程在3年以上,久治不愈,体积较大,高出周围正常皮肤1.5cm以上,严重影响功能时刻手术切除,并于切口愈合后性敷贴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

2、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和促进胶原降解,病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对20%的病例有效,但不***,复发率高,而且由于瘢痕组织坚硬,药液难以均匀分布,且病人痛苦很大。

3、放射治疗

(1)X射线治疗:有效,但由于x线易伤及深层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临床多不采用。

(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治疗机理:敷贴器上的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β射线,作用于瘢痕组织中产生胶原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受到电离辐射作用后,出现成纤维细胞变性,核固缩和细胞膜消失变成合体细胞,因而抑制了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原有瘢痕组织被破坏,代之以正常皮肤组织计划达到治愈的目的。

适应症:①发病时在在3年之内,面积在200cm2以下,瘢痕组织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不高于1.5cm者或瘢痕疙瘩切除术后伤口愈合后;

②瘢痕体质,因其它疾病手术治疗,拆线后即可治疗,而且越早效果越好。

我科使用32P治疗瘢痕疙瘩已经有近30年历史,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经过一定次数的敷贴治疗可达治愈标准。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