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 “智” 愈!河北医大二院成功实施5台机器人小儿肾积水手术
5台手术,5个家庭,5个希望。
近日,在手术室、麻醉科的紧密配合下,薛文勇团队联合小儿内科PICU陈源团队2天连续完成5台高难度机器人肾积水手术,患者年龄从2个月至12岁不等。其中一名男婴仅2个月,刷新了我院机器人肾积水手术最低龄纪录。

肾积水是儿童常见泌尿疾病,传统开放手术需大切口,而普通腹腔镜在婴儿狭小体腔内操作困难。我院医疗团队借助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破解难题:
1. 精准化操作:10倍高清三维视野精准识别迷走血管,机械臂滤除人手震颤,在直径不足3毫米的输尿管上实现毫米级缝合。
2. 创伤最小化:手术切口仅8毫米,失血量控制在10毫升内,2个月婴儿术后第3天即恢复喂养。
3. 功能保全:对多次手术失败的长段输尿管狭窄,运用自体组织(如舌黏膜)进行重建,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
2个月患儿实施的肾盂成形术中,薛文勇团队90分钟内完成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及精密吻合,扩大肾盂裁剪及缝合,术中出血不足5毫升。本次手术,陈源教授儿科重症监护(PICU)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术前精准调控为2个月婴儿定制“低潮气量通气+目标导向输液”方案,规避低体温风险;术后即时监护、快速康复管理使婴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从7小时3台到2天5台,数字背后是薛文勇团队对技术极限的挑战;从学步儿童到2月婴儿,年龄纪录的刷新诠释着“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薛文勇团队深耕泌尿外科小儿亚专业,创新经脐多孔腹腔镜入路,突破婴儿腹腔空间限制;专攻长段输尿管狭窄重建、重复肾畸形矫正等高难手术,年完成机器人手术超百例;建立“术中实时超声评估+术后PICU监护”模式,在增加患儿安全性的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
“机器人手术不仅追求做的完美,更要让患儿生活的更美好。”我院泌尿外科科主任王亚轩表示,泌尿外科将持续精进医疗技术,让更多河北患儿在家门口获得及时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