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医院动态

从无望到新生!河北医大二院多学科团队鏖战27天,成功救治一名极危重患者

冠心病三支病变、心力衰竭、心肺复苏术后气管重度狭窄、左肾肿瘤切除术后……辗转多家医院被判定“无救治希望”的姚先生,在我院心脏外科三病区和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联合救治下,历经两次高难度手术,最终康复出院。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再次彰显了我院在疑难危重症领域的硬核实力。

据心外三病区安景辉介绍,患者入院后,医疗团队迅速予以抗心衰等综合治疗,但患者状况极不稳定:无法平卧,频繁出现心绞痛、胸闷、喘憋等症状,心电监测显示末梢氧饱和度时常低于90%,血压低至90/50mmHg。同时,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双重病变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更令人担忧的是,患者除了患有冠心病和气管狭窄外,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左肾肿瘤(已切除)、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安景辉团队紧急邀请麻醉、呼吸、耳鼻喉、体外循环、手术室、心外监护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精雕细琢出个性化手术方案;并与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等科室联合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完善术前检查。

2月7日,手术正式开始。麻醉科李晓松为患者实施麻醉后尝试气管插管,但即使最小型号插管也无法顺利通过。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气道最窄处仅约3毫米,情况异常危急!紧急联系呼吸科李海涛、耳鼻喉科张海中术中会诊,决定为患者实施“经纤支镜高频电治疗术+经纤支镜气管球囊扩张术”。经过紧张操作,成功扩大了气道狭窄部位,使气管插管得以顺利通过至合适位置,为后续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术中,体外循环组王浩团队协助外科医师建立体外循环,保障患者心肺功能的运行;麻醉科李晓松维持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及脑灌注等的稳定;安景辉团队全力以赴,为患者行冠脉搭桥术,成功搭建1根动脉血管桥和3根静脉血管桥。整个手术过程虽然充满风险,但在各科室专家的紧密配合下,最终顺利完成,安全返回心外重症监护室。

在心外重症监护室闫芳、吴春涛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快速苏醒,意识清晰,配合度高,血压及心率也逐渐恢复正常,整体状况向好发展。

然而,医生们并未掉以轻心,因为患者气管狭窄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由于气管特殊的病理生理特性,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狭窄处可能迅速复发,导致呼吸衰竭甚至窒息,危及生命。为了彻底解除这一“定时炸弹”,李海涛、张海中决定择期为患者实施二次支气管镜治疗,进一步巩固手术成果,确保患者能够全面康复。

2月13日,经过前期的精心治疗与评估,安景辉、吴春涛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邀请李海涛、张海中为患者行二次气管镜支架治疗。术中,专家团队采用离子刀消融切除气管瘢痕组织,逐步恢复气管原有形态,并通过球囊充分扩张后植入硅酮支架,同时借助喉罩插管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顺利完成。患者返回心外监护室后,血压、氧合指标逐渐稳定,并顺利拔除喉罩插管。随着威胁生命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患者的身体状况迅速改善,很快便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护理和康复锻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治疗与康复训练,患者姚某活动自如,精神状态良好、无特殊不适感、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心脏超声提示心功能良好,顺利出院。临别之际,患者及家属对我院各科室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称赞正是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无私奉献,才得以重获新生。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我院在疑难重症诊疗领域的综合实力,从紧急响应到精准施治,各科室之间通力协作,我院医疗团队用卓越的专业素养和高效的团队精神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的屏障,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文字 | 安景辉 吴雪达

编辑 | 李欣然

审改 | 陈世文 赵捷

点击量:1263
编辑:宣传部 王欣宇
2025-02-27 10:38:30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