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重托 冬奥有我|综合诊所我院药学团队药事服务优质高效
关键字:冬奥 药学团队
编者按: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圆满闭幕。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举办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冬奥会期间,为了更好的保障参会人员生命健康,根据上级安排,我院派出了一支经验丰富、准备充足的医疗保障队参与此次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活动。这支队伍,历经3年多的前期准备,有着高超的专业素质、过硬的语言基础、充满大爱的医者仁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综合诊所我院药学团队。

由于冬奥医疗保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药事服务的专业性、准确性及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药房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牵头组建,自2018年接到冬奥保障任务起,在我院药学部张志清主任的带领下,陶兴隆、蔡贵和李敬瑄三名药师开始了英语、药学专业知识及兴奋剂管理等的加强培训,为更好的服务冬奥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2021年10月-12月期间,陶兴隆和李敬瑄两名药师多次往返张家口进行各种场景模拟演练及药房初期建设——药架、阴凉柜、冷藏冰箱的组装和摆放;部分物资申领等。综合诊所药房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点点滴滴都是药学组成员的心血。

医疗保障团队成员进入冬奥村后,陶兴隆被任命为药学组组长,带领诊所4名药师展开工作。我院为牵头医院,陶兴隆、李敬瑄两位药师主动承担了大量工作,他们事无巨细、尽职尽责,经常加班到凌晨。平日里除了搬运物资、参与英语、系统、感控等各种培训,陶兴隆组长还对各医疗组进行了兴奋剂及治疗用药豁免的培训。
随着赛程的进行,药学组从编写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到工作所需的各种登记用表,从手工账册、货位的建立到每日药品盘点登记,从一一核查药品批号效期到自制128种药品应用信息贴签,从加湿器到保温箱各种方法保障药品储存条件,从认真审核发放处方到每位患者的用药信息登记、从NOC申请用药调剂到TUE申请流程培训,从防护服的穿脱流程训练到工作岗位的消毒清洁等,药房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诊所开诊以来,药房除了调剂诊所医生开具的处方,还需要对各国队医开具的NOC用药申请单进行审核调剂。2月4日晚9点,新西兰国家队队医焦急如焚的拿着NOC申请单来到诊所,要求取药——磷酸可待因片。根据国际奥组委的医疗指南,此队医开具药品属于阿片类药物,必须患者面诊,再由诊所医生开具处方。新西兰队医说他们的队员骨折,疼痛难忍,用了他们自备的布洛芬止疼,几乎没有效果,步行到诊所实属困难。情况紧急又特殊,当日值班的李敬瑄药师立即向上级汇报,综合诊所医疗官侯谦当机立断,要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为首位,特事特办,急诊科值班医生通过视频面诊,患者、队医签署诊疗知情同意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多方沟通,最终成功为这位患者开具了所需药品。第二天,这名队医专程到药房表示感谢并向药师赠送了他们国家的徽章。

国际奥组委药学专家Mark Stuart多次到冬奥村综合诊所药房考察工作。Mark对药房干净整洁的环境、药品标签中英文双语标注、WADA禁用药品单独存放以及阿片类药品、高警示药品的明显标识等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对药房的发药流程、各项工作记录及抢救车药品准备工作都赞赏有加,尤其是药品用药信息贴签,Mark表示“没有条件,你们创造条件,依然完成得很出色”,并向药师们竖起了大拇指。
冬奥会已经结束,残奥会即将开始。在接下来的赛时医疗保障过程中,陶兴隆、李敬瑄及药学组全体药师会继续全力以赴,发扬我院“大医精诚”的精神,为冬残奥会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圆满完成张家口冬奥村医疗保障任务。
(供稿:河北医大二院北京冬奥医疗保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