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建成高标准新冠疫苗接种点并顺利完成首批接种工作
关键字:高标准 新冠疫苗接种
近日,我院被确立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市级建设单位。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快速响应,按《新冠病毒疫苗新增接种单位设置要求》,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完成了从选址、招标到建设的全过程,建成面积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再次创造了“二院速度”。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尽快构筑免疫屏障,连日来,我省分步实施、条块结合,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石家庄市计划到2021年6月底实现全市总人口50%的覆盖率。

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后,我院成立了由院长时保军担任组长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综合保障组和接种异常反应应急救治专家组,确定预防保健处牵头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全程统筹协调人员、选址、物资、信息化、药品、设备等各项筹备工作。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各相关科室迅速行动,确保了我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经党委书记张万生等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勘查,选择了距离急诊科200米左右的医院停车区作为接种门诊建设地点。改建过程中,院领导时保军、陈康、瞿长宝等亲临现场指挥,预防保健处、后勤保障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和抽调至接种疫苗门诊的医护人员紧锣密鼓地工作,每个人都积极热情,加班加点,一座高标准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门诊迅速建成。预防接种门诊分为咨询处、登记处、接种室、留观区、抢救室、冷链室、物资储备室,各区域都有明显标志,布局合理,顺利通过上级相关部门验收。

在预防保健处处长李书军指导调度下,接种门诊高于建设标准配备了人员和物资。接种点不仅配备了预检分诊、引导、登记健康询问、接种、留观、疫苗管理、医疗救治等人员,并派驻高年资急诊医师驻点保障;同时配备呼吸机、除颤仪、氧气瓶、抢救车、急救药品等,高标准保障接种安全;同时实现接种服务信息化,接种点网络使用卫生专网,配备电脑、打印机、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等信息化设备,为保障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我院配备多台电脑设备,满足登记台和接种室的信息需求,有力保障疫苗工作安全落实。
为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制定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免疫规划相关工作制度汇编》《疫苗管理制度》《注射器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工作制度,预防接种门诊开始运行后,严格规范管理疫苗。建立了疫苗入库、领取、出库登记制度,24小时智能监控冷链系统和冷库,保障疫苗安全。

医院对接种门诊医护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岗前培训与应急演练,确保他们知识储备充足,技能到位,持证上岗。先后开展了接种流程演练、接种后休克应急演练、心肺复苏演练、电器火灾消防演练等各类应急演练;组织开展了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预防接种基本操作、免疫规划系统操作培训、肌肉注射培训、服务礼仪等培训,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优质、高效开展。
4月9日,接种疫苗门诊完成第一批50针新冠疫苗接种。当每一位接种者到达预防接种门诊后,医务人员首先耐心的解释不能空腹接种的原因,详细询问是否存在疫苗接种禁忌症,登记各项身份信息,认真核对疫苗信息;为缓解留观时压力和紧张情绪,在接种后他们向每一位接种者发放健康宣教单,详细告知每一位接种者,区分第一和第二剂,让他们清晰掌握接种后注意事项等。温馨服务。为缓解接种后紧张情绪,医务人员不断巡视询问接种者情况,及时了解动态等,接种疫苗门诊专业而有温度的接种服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蔡玲荣 陈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