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服务冬奥会|我院检验团队全力保障冬奥医疗
编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级体育盛会。为了更好的保障参会人员生命健康,根据上级安排,我院派出了一支经验丰富、准备充足的医疗保障队参与此次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活动。这支队伍,历经3年多的前期准备,有着高超的专业素质、过硬的语言基础、充满大爱的医者仁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他们执行志愿者服务期间发生了什么值得纪念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综合诊所的检验团队。
说到医疗,少不了医学检验专业的身影。虽包含“医学”二字,但在医院里还是比较神秘的地方,今天我就来跟大伙聊聊我们冬奥诊所以及检验科的故事。
在冬奥诊所里,由于语言不通,多数情况下门诊就诊采用预约模式,即由翻译组的同事在电话中将就诊原因了解清楚,再由相应科室医生接诊,如遇到特殊语种,通过翻译器交流。这个过程需要导诊、接诊、护理人员相互配合,更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沟通和检查。为了助力冬奥,各医院派出的都是优秀的具有副高职称的医护人员,在专业问题的处理都是得心应手的。换句话说,冬奥村医护面临的问题更多在交流上。检验科不同,虽然很少直接与病患沟通,但需要在患者到来之前就把仪器“调好”,这样才能保证在标本送来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测出最准确的结果帮助医生给出最佳诊疗支持。
所谓的“调好”是指,设备的维护、所有项目的质控、新试剂的定标等需要符合工作要求。具体到张家口冬奥村的综合诊所,我们需要在标本到来之前给7台大型仪器做维护保养、80多个项目做双值或三值质控即200多个测试;其中一些生化和免疫项目还需要做定标等处理。一套下来三个小时过去了。这是正常情况下,但是一些特殊情况,就难说了。
2月10日晚上7点,于洋和蔺美霖两位检验师正在检验科忙碌,一阵急促又刺耳的报警声响起。经过查看,原来是免疫模块出现故障,她们一方面紧急排查故障、寻找解决方法,一方面与诊所医疗官通报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仪器报警提示,她们很快找到原因:仪器管路压力配件在张家口低气压状态下过度使用出现问题。此时,于洋接到电话,正好有一个标本需要检测,因为不确定维修时间,为了不影响诊疗,于洋建议由急救转运团队,将标本暂时送往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先进行检测;医疗官同意并协助联系沟通转运事宜。
当下的问题解决了,但设备故障的维修成了难题:一方面我们闭环管理,工程师进村的手续繁琐,不确定进入时间;另一方面,设备配件当地没有存货,临时调货需要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检验团队开启头脑风暴,启动团队的智慧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反向推测,低气压状态针对仪器的影响,根据报警情况我们手工解决可不可以?
最终,两位还留在实验室的检验师,将管路重新梳理,能短的管路尽力截断,废液接桶。冲洗、排管等一系列操作结束已经晚上11点多。当“检验科仪器恢复”的通知发到诊所群里的时候,全诊所的医疗工作者对检验科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检验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组长高占玺召开组会,分析仪器故障原因,既然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就要预防其他的仪器不能发生类似原因造成的问题;另外,因为截断了部分管路,那么检验工作中需要手工的部分增加了,废液的更换问题、试剂的加样问题、仪器的保养问题重新做出了工作安排。
会上,每一位检验师抢着要求承担更多工作,并对工作的流程改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检验师高羽高将更新后的检验一日工作流程绘制成表:于洋、蔺美霖分别承担临检、生化的仪器维护和保养工作,李云婷、张瑞负责质控、定标品的配制,高占玺负责科室管理及临床沟通工作,高羽高负责日常监督工作。
据了解,自确定参加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后,冬奥检验团队一直在为检验科顺利工作付出心血:从建立伊始的工地踏勘到最终仪器设备入场;从安装调试到项目参数设定;从试剂准备到全部项目达到要求、完成检测。与此同时,检验团队还全力配合诊所各事项完善和统筹工作:物资运输、流程演练、院感防护等,诊所正式接诊后,检验团队及其他医技科室、五官科、康复科、护理团队等还承担了诊所公共区域消杀、一脱二脱间卫生及消杀、医废处理等工作。
虽然二级防护下对检验工作的要求和难度更高了,但每一位检验师竭尽全力的努力着,因为保障冬奥医疗是我们的使命。
(供稿: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 王卿 高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