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新技术新项目

变应性鼻炎的个体化治疗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①变应原(过敏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②特应性个体、过敏体质。③变应原与特应型个体相遇。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发病率逐年增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病因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疾病。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龄段。

1.遗传因素

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通常显示出家族聚集性.

2.变应原暴露

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检查

1.鼻腔检查:

鼻黏膜苍白、双下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2.皮肤点刺试验

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

3.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抽患者静脉血,做免疫学检测,不受药物及皮肤状态的影响。

诊断

临床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0.5-1小时以上,每周4天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必要时可行鼻激发试验。

治疗

1.避免接触变应原

(1)清扫地毯;清洗床上用品、窗帘,使用有滤网的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减少螨虫的措施。

(2)相应花粉致敏季节,规避致敏原。

(3)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回避过敏原。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口服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流涕,但对鼻塞作用较弱。2代抗组织胺药无嗜睡作用。

(2)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 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 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 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药 部分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

(8)妊娠期患者 应慎用各种药物。

3.免疫治疗

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疗法。免疫治疗诱导了临床和免疫耐受,具有长期效果,可预防变应性疾病的发展。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4.外科治疗

(1)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

(2)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

(3)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

5. 聚焦超声

是将体外产生的超声波聚焦在人体内特定靶区,焦点处具有很高能量,通过超声的生物效应,作用于鼻黏膜下组织,减轻黏膜下神经、血管和腺体的反应性,使靶区组织瞬间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减轻鼻黏膜变态反应的强度,增加鼻腔有效通气面积,选择性破坏副交感神经纤维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过敏性异炎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达到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而焦点以外的组织不会发生损伤,实现了微创高效的目的。

点击量:5319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