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丨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麻醉天团”——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公众号报道我院援疆专家麻醉科李旭泽事迹
“援疆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为巴州各族群众做点实事、干点好事,我倍感荣幸。”这是采访中,李旭泽说的一句话。作为第十批河北省援疆医疗专家,李旭泽带着一腔热血、满怀真情来到了巴州库尔勒,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我经过认真思考,能把先进的麻醉操作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巴州,更好地为各族患者解决病痛就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李旭泽(右三)和巴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团队合影
手术室里的“安全卫士”
今年5月的一个黄昏,家住且末县的艾先生(化名)因下肢骨折住进了巴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他因摔伤导致左下肢粉碎性骨折,需要切开左下肢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可手术刚开始不久,患者突发意外状况,动脉收缩压快速降到了80mmHg以下,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下降到了20%以下;心率先是增快到140次/分,后又逐渐减慢到70次以下。(正常的氧饱和度一般都在95%以上,低于20%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病人有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尤其是一开始血氧下降不明显的时候。”
“肺栓塞首选治疗方法是溶栓,但溶栓副作用和风险很高,尤其是病人手术正在进行,溶栓可能会造成手术部位严重出血,另外还有脑出血的风险……”
“术中出现肺栓塞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接近90%,目前患者心脏可能随时会停跳,必须尽快确定诊断及时给予正确治疗。这个病人心脏一旦停跳,几乎没有再复苏成功的可能。”
......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手术室内的每个人都很着急……
“等呼吸科和介入科医生已经来不及了,我来处理。”站在手术台前的李旭泽果断地说道。
李旭泽采用自己掌握的麻醉新技术——“床旁超声快速扫查技术”对患者心脏进行检查,再结合严重低氧和低血压,迅速做出了肺栓塞的判断,最终给予正确治疗,艾先生顺利完成手术,转危为安。
“经过后续重症医学科和介入团队的治疗,病人已经清醒,从ICU转入了普通病房。”急诊医学科主任徐科说。
事后,患者艾先生的家属在病房紧紧握住李旭泽的双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太谢谢你了,没有你们的努力和精湛医术,这次家人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就是病人手术中的‘守护神’”。李旭泽风趣地说道。一年多以来,李旭泽和麻醉团队一起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先后完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技术、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支气管封堵器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等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麻醉科主任毛少磊说:“麻醉可视化技术被誉为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有了超声等可视化设备,麻醉操作可以更精准,效果更好。李旭泽主任来科里以后,我们科室超声引导等可视化技术使用范围更广了,更多的病人从新技术中受益。”
打造“带不走”的“麻醉天团”
“要保障好每一台手术成功,幕后的‘麻醉天团’一定要给力。”李旭泽常说,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幕后英雄”,我们更愿意病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病人术前术后感觉差异越小,说明麻醉管理越成功。
“李老师,你能过来10号手术间帮我看看这位病人上什么麻醉比较适合?”
近期,一名70多岁的男性患者,头枕部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物,准备进行头皮肿物切除术。“患者头皮肿物较大,还有高血压、心脏病,我们担心肿物周围局麻效果不好,会增加病人心脏病发作风险;另外要做全身麻醉的话,又要考虑患者肺功能较差、肺部炎症会造成拔管困难的问题。”主管麻醉医生找到李旭泽介绍道。
“其实,遇到此类患者,我们要在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学会变通,患者手术时间不长,我们可以在B超定位下做头皮神经阻滞,辅以少量的镇痛镇静药物.......”
工作中,李旭泽总是热心回答每一位同事提出的问题,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解决手术中遇到的问题。

援疆以来,李旭泽先后完成手术麻醉700余例,其中疑难危重麻醉近100例,全院会诊10余次,参与基层义诊3次,参加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20余次,进行院内院外培训讲座10余次。李旭泽还通过集中带教年轻医师,结师徒对子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与2位科室骨干结成师徒对子,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掌握的麻醉技术和麻醉管理理念,成为大家眼中的“好老师、好兄长”。
李旭泽的师徒对子、州医院麻醉科医生冀佳佳说,“李老师来到我们科后,不但在临床麻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教会我们年轻医生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还在科研项目申报和实施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

为推动巴州麻醉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有序推进,作为河北省麻醉质控中心秘书,李旭泽还主动参与巴州麻醉质控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质控中心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开展和辖区各县麻醉质控指标的收集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议,帮助巴州麻醉质控中心完善了基本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为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李旭泽带领科室业务骨干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参观学习,观摩二院麻醉科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并与河北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让两所兄弟医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平台。
时间荏苒,一年的援疆时间就快结束了。“一年多的医疗援疆工作虽然短暂,但在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医院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我完成了一些工作,同时也与巴州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大家的热情、真诚、善良和纯朴让我在离家万里的巴州感到了家的温暖。援疆这件事是我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财富,不管走到哪里,这份情谊我会始终记在心里。”
稿件来源: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公众号“河北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