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医院动态

医学人文 | 三折肱,知为良医——说说“肱骨”

“三折肱,知为良医”是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定公十三年》。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指多次折断胳膊,就能了解断臂治疗方法,成为优秀的医生。比喻经历的失败多,可以积累经验,就能造诣精深。

那么,“肱骨”为什么叫“肱骨”?

根据《系统解剖学》(第10版):肱骨为上肢最大的管状骨,分为肱骨体及上、下两端。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是肱骨头骨松质和肱骨干骨皮质交界的部位,较易发生骨折。

关于“肱”,在《论语·述而》中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的句子。“曲肱”是指弯着胳膊(作枕头),后来就有了“饮水曲肱”这个词,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 | 赵捷 常海玉

审核 | 陈世文

点击量:2772
编辑:宣传部 王欣宇
2024-12-13 10:25:12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