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 | 河北医大二院开展门诊工作人员AED与心肺复苏培训
近日,由省红十字会、省急救医学会主办,我院承办“2025年AED使用及心肺复苏宣传普及项目”在我院鹿泉院区举办。医院门诊部各院区分诊人员、鹿泉院区门诊医疗医技科室的医师及护理人员共计 100 人参加,考核合格者获颁中国红十字会 “心肺复苏” 专项证书。
作为患者就诊流程的 “第一接触者”,门诊及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是病情观察的 “前哨”,更是急危重症患者突发状况时的 “首援力量”,熟练掌握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是门诊日常工作的必备技能。
本次培训采用 “理论精讲 + 实操实训” 的教学模式,由河北省红十字会专业导师全程授课指导。培训现场,老师围绕 “黄金救援 4 分钟” 的关键意义展开讲解,系统拆解心肺复苏与 AED 使用的全流程:从 “判断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意识、呼叫援助” 的前期准备,到 “胸外按压(定位、深度、频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的核心操作,再到 “AED 设备连接、电极片贴放、除颤判断” 的关键步骤,每一个环节均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细化说明。为确保实操效果,老师采取 “一对一、手把手” 的指导方式,针对参训人员按压角度偏差、气道开放不到位等问题即时纠正,通过反复模拟演练,帮助大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规范动作,切实提升应急处置的熟练度与准确性。
“以前总觉得急救操作‘纸上容易手上难’,这次有老师盯着调整姿势,按压深度和节奏终于找对感觉了!” 一位参训护士在实操后表示。据了解,本次培训严格设置考核环节,参训人员需独立完成心肺复苏全流程操作及AED 模拟使用,方可获得考核合格证,确保培训 “不走过场、学有所用”。
此次急救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我院门诊一线医护人员的急救实操能力,更夯实了医院应急救援体系的 “前端基础”,“救”在身边,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 | 鹿泉院区心脏超声科 门诊部